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的高度,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殷切嘱托“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接续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延续发展、不断升华,共同构成文化自信的三大基石。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汇聚,必须持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系。自古以来,各民族以不同的文化形式承载着当时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反映,既有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经验积累,又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主观思想认识,最终形成深厚而悠远的历史文化积淀、道德哲理观念和民族情感意识。这些记载着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经漫长历史长河淘洗出来的思想精粹、智慧结晶得以保留和承续,形成了优秀民族文化,并汇聚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断流的世界连续性文明的典范,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土壤,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凝聚力、内化力和延续力。
其次,红色革命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再造升华,必须持续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难、民族蒙羞、文明蒙尘,中华民族一度陷入民族危亡。庆幸的是,在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在水深火热的恶劣环境刺激下,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爱国热情”被彻底激活并迅速传播。从“民为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威武不能屈”到“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从“君子以自强不息”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为万世开太平”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红色革命文化和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合了革命实践的具体需要、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在特定历史阶段和特殊社会环境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造与升华。
再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最新发展,必须持续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社会主义文化,突出特点是“先进”即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和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要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熔铸其中,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是文化自信的内驱动力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依然生机勃勃的根本所在,创新已经成为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识,蕴含其中的“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是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驱力。
一是要发扬“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辉煌承续,其根本原因就是具有突出的创新性。纵观中国历史,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王猛改革、张居正改革、雍正改革等革新变法,历朝历代革弊鼎新的改革创举都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又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对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带来了巨大促进作用,对世界文明发展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再如,我们在农学、医学、天文学、算学等多个领域创造的累累硕果、留下的传世经典,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世界文明的重要构成。这些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不胜枚举,它们都是建立在恪守人间正道、尊重古圣先贤基础上的革新与创造,都是对中华民族接续创新、开拓进取的真实写照。
二是要秉持“不惧新挑战、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变与求变中不断升华。不惧新挑战、接受新事物是中华民族历经波折仍从容、时逢变局犹明向、披荆斩棘立伟业的强大精神支柱,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促使中华民族在识变应变求变中生生不息,在创新革新求新中发展壮大,涵养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气魄,铸就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意志,砥砺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非凡品格。正是这些智慧结晶、精神积淀指引着中华民族接续奋斗、无畏前行,书写了一篇篇盛世华章、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然刚强,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砥砺奋进。
三、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是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
放眼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统一时间最长的文明,这种统一是以历史悠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元、文化多样为基础的“大一统”,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要推进各民族文化融合,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既有汉民屯边又有边民内迁,中原和边疆人民你来我往、频繁互动,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逐渐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为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王权更迭,但不变的是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中华民族始终坚实守护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赓续文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先是饱受列强侵略,后是倍受军阀欺凌,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识民族大义、抱家国情怀、持必死信念,誓与中华民族共存亡,经过一代代民族英雄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最终唤醒了民族意识、凝聚了民族情感,实现了民族独立、推动了民族发展,“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潜意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一步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牢固。
另一方面,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从表面看,文化确乎很“软”,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蕴藏着精神伟力。从秦扫六合、统一华夏以来,“大一统”观念不仅植根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同时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从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到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再到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骨子里渴望山河完整、国家一统的愿望。于国家,“统一”是最核心的政治目标。历朝历代统治者深知分裂是衰败灭亡的根源,统一才是发展壮大的前提,无论历史上出现过多么频繁的改朝换代,当统治者取得政权后谋求统一始终是其施政纲领的核心;于中华民族,“统一”是最核心的利益诉求。中华民族最朴实的价值追求就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生活安乐,国家统一是根本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福祉所依、民心所向。要把“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认识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最终形成各民族自觉的文化认同。
四、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是文化自信的活力之源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中华文明在开放和包容中持续增强交流互鉴、不断焕发崭新活力,开放和包容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共同体理念,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创造辉煌。中华文明始终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汇聚起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最终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一招,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路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方面,要不断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各民族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各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实现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也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只有辩证地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整体与部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关系,才能实现中华文明良性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包容多元并存的宗教信仰。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201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对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宗教活动的有序开展、宗教界作用的发挥和宗教关系积极健康等作出了详细说明。长期以来,在中华大地上既有土生土长的道教,也有从国外“远道而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本土与外来宗教多元并存、和谐共存、长期共存,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开放性、包容性,彰显了中华文化特有的接纳力、亲和力。我国在妥善处理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中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等多种关系方面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制度规定,为维护和发展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是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总体来说对世界优秀文化是持开放包容态度的,不仅通过对外贸易、交往交流等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也从外邦学习吸收先进文化。比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极大推进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华文明曾一度光耀世界,与此同时世界文明也在迅速发展,至鸦片战争前夕,傲慢自大的清政府自诩“天朝上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脱离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浪潮,在西方工业革命爆炸式推进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被锁死在国门之内,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鸦片战争以后,在以中国为主导、以儒家思想为代表、以道德为准绳、以和谐共生为目标的东方文化与以西方列强为主导、以宗教文化为代表、以零和博弈为手段、以自身利益为目标的西方文化的交锋中,我们付出了极其惨痛的教训和代价。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起到了积极的双向互利作用,丰富精彩的中国故事、丰盈多彩的中国声音广泛传播、影响世界。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中丰富了中华文明,推动了民族发展,助力了民族复兴。
五、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进行了高度概括,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道出了中华民族珍爱和平的民族秉性。
一是“以和为贵”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中国“和文化”历久长存,中华民族崇尚“以和为贵”,力求“和而不同”,和平理念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中国历代王朝为天下一统、民众和合、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努力,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仁宣之治、康乾盛世等太平盛世的缔造,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和文化”的影响,基本前提也是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贯穿中华两千余年的藩属体系所遵循的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礼仪制度,其实质是一个以中国为主导的礼治体系,是一种和平的治世之道,各藩属国只要认同中原王朝,中原王朝不仅对其和平相待,不以武力征讨为手段,不以掠夺土地、资源为目的,而且以强大的国力确保各藩属国和平相处,体现出共生性和利他性的特征。
二是“协和万邦”是中国传统的处世之道。“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礼用之,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济世经邦的理念。“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为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积极传播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合”的民族精神。历史上,中华民族都遵循“重义轻利”“厚往薄来”的思想,从未萌生过霸权意识,也从未欺辱、压迫过任何一个国家。这些与今天西方国家信奉非此即彼、非友即敌的零和博弈的霸道思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是“和平发展”是中国崛起的发展理念。进入新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但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依然深重。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深刻演进之际,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当今的中国,更加追求和践行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接续传承“天下太平”的社会理想,成为重要的世界和平建设者;一贯秉持“共享大同”的发展理念,成为卓越的全球发展贡献者;始终坚守“化干戈为玉帛”的处世理义,成为合格的国际秩序维护者。
(作者系玉溪师范学院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审核:王熙元
责编:况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