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学校首页 >> 媒体玉师 >> 正文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让青春在行走中绽放——玉溪师范学院开展“国歌唱响国境线”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信息来源:玉溪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黎 高永德 编辑:董正福 审核:新闻中心 时间:2024年09月10日 11:10 阅读次数: 发布:媒体玉师

核心阅读:2023年,玉溪师范学院启动“国歌唱响国境线”社会实践活动。“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在行走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如今已走过中老、中缅、中越三国边境线上的8个村寨,覆盖彝族、傣族、苗族、佤族、拉祜族等12个少数民族、4000余人。

“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是国内唯一一支用“国歌唱响国境线”的方式传播“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队伍。以“国歌唱响国境线”行走课堂为引领,“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深入边境线开展“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宣讲、聂耳和国歌歌曲传唱、聂耳艺术作品创作、国旗下讲话、国界碑边歌唱等实践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培养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实践自觉,提升学校育人的质量和实效。

在玉溪有这样一支师生实践团队,他们从玉溪到云南边境线,唱响国歌,讲述“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推广普通话,探索民族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办夏令营,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筑梦未来……他们,就是玉溪师范学院的“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

“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成员和孩子们在聂耳纪念馆一起学习如何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国歌唱响国境线

7月17日,当玉溪市2024年“7·17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暨“聂耳杯”大学生合唱展演活动在聂耳广场隆重举行的同时,在中越、中老、中缅边境线上,“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的师生和当地的各族孩子也一起唱响了国歌,用最真挚的歌声,致敬聂耳,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看着国旗在国境线上升起,大家一起唱响国歌的那一刻,我们热泪盈眶、声音哽咽,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金厂小分队队长郭昕瑶回忆说。

当天,在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成员带领当地各民族孩子升国旗、唱国歌,在国旗下朗读《聂耳日记》,讲述聂耳人生经历和国歌的创作历程,排练《卖报歌》小剧场,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还请来当地卫国戍边的先进模范人物讲述自己的守边故事,激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成员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满镇边防检查站界碑处描界碑。(资料图)

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满镇,“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师生到边防检查站界碑处为界碑描红,在祖国边境线上齐声高唱国歌,与边防检查站的战士一起巡边;带领当地孩子开设“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讲述“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让红色文化浸润童心。“在描界碑时,感觉就像接触到了祖国的心脏,这一刻‘边防’有了真实的模样,‘理想和抱负’有了实际的方向,只有真正到过边关,才能感受到什么是家国情怀。”“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成员罗婷婷感叹道。

在临沧市沧源县勐董镇,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大地,“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在中缅边境线与当地佤族孩子一起唱响国歌,向孩子们讲述聂耳与故乡玉溪、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2023年,玉溪师范学院启动“国歌唱响国境线”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在行走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如今已走过中老、中缅、中越三国边境线上的8个村寨,覆盖彝族、傣族、苗族、佤族、拉祜族等12个少数民族、4000余人。

“未来,我们将继续把‘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带到更多的边疆民族地区,让更多的人讲着聂耳的故事,唱着聂耳的歌曲前进,从聂耳身上感受到家国情怀,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让革命文化与民族文化在口口相传、代代相承中得到继承与发扬,在民族地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郭昕瑶说。

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玉溪市聂耳和国歌研究会会长时遂营介绍,国歌作为国家象征符号体系的核心要件,发挥着象征国家尊严、标志民族精神、连接人民情感的特殊作用。作为聂耳故乡的唯一本科高校,学校深入挖掘“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承载的丰富历史内涵,转化为新时代大学生个人成才报国的强大精神力量,打造“国歌唱响国境线”实践品牌。“‘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是国内唯一用‘国歌唱响国境线’的方式传播‘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队伍。以‘国歌唱响国境线’行走课堂为引领,‘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深入边境线开展‘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宣讲、聂耳和国歌歌曲传唱、聂耳艺术作品创作、国旗下讲话、国界碑边歌唱等实践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培养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实践自觉,提升学校育人的质量和实效。”时遂营说。

一个响亮的名字

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比如: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玉溪师范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挖掘本土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建设红色育人基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玉溪师范学院就坚持把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立足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着力探索和挖掘红色文化育人品牌的‘玉师表达’。”时遂营介绍。

2020年10月,学校成立聂耳和国歌研究院,并依托聂耳和国歌研究院建设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同年,由学校专业的理论研究老师带领学生组成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基地将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全面融入学校‘三全育人’体系,让红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构建并实施了学术研究引领、传习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动人故事和传唱爱国歌曲的‘一研四传’红色育人体系。推进‘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进科研、进体系、进课堂、进实践、进头脑,形成了‘为社会而生’‘为国而歌’‘国歌声中成长’‘国歌唱响国境线’‘时代先声’等立德树人品牌,积累了显著的育人成效,产出了一些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时遂营说。

2023年,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的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入选云南省思政教育“个十百千万”工程首批云岭思政教育品牌。依托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近4年来,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开展宣讲524场,覆盖21430余人次。平时宣讲团以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为依托开展宣传与研究活动,假期里,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成为行走的课堂,用实践行动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动人故事、传唱红色歌曲,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假期里,宣讲团就是行走的课堂,我们希望给它一个响亮的名字,当看到这个名字就可以想到聂耳、想到玉溪,所以我们就把聂耳对自己的称呼‘四只耳朵’,于2022年最终确定为实践团的名称。”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指导老师连芳介绍。

“聂耳被称为‘耳朵先生’,他曾用‘四只耳朵’署名。我们用‘四只耳朵’命名,一方面是为了纪念聂耳先生,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时遂营说。

2023年,“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打造“国歌唱响国境线”社会实践项目,将“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从校园带到边境线少数民族同胞身边。截至目前,有多个团队(项目)获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立项,3个团队获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重点团队奖。同时,通过开展宣讲、推广普通话、教育关爱、夏令营等活动,“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在行走和宣讲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队带领孩子开启精彩暑期生活。

今年暑期,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队与峨山县塔甸镇团委举办夏令营活动。为给乡村中小学生打造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志愿者们科学制定方案、合理安排课程,为期7天的夏令营活动,除了书法、语文、美术、手工、舞蹈、话剧及课程辅导外,还有聂耳和国歌专题、口才朗诵、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国脸谱等丰富多彩的内容,40余名孩子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开启精彩的暑期生活。“7·17同升国旗·同唱国歌”——“革命火种 代代相传”聂耳纪念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在“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主题宣讲中拉开了帷幕,为期一周的培训,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筑梦团志愿者与聂耳纪念馆讲解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形态礼仪、语言表达、讲解技巧、音乐鉴赏等培训。孩子们通过系统的学习成为聂耳纪念馆的“小小讲解员”和宣传员。

去年暑期,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大白邑实践团以“推普树立文化自信,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峨山县双江街道大白邑社区开展系列普通话推广活动。另一支团队——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则在元江县甘庄街道开展“八个一”推普小课堂和面向少数民族母亲的“妈妈普通话”线上培训课程,并以“果园推普”“直播助农”“实地调研”等多元形式推广普通话。此次实践活动,喜获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的来信表扬,表扬信中对青年推普团赴元江甘庄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希望玉溪师范学院持续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继续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行走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2022年9月,来自内蒙古赤峰的郭昕瑶成为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学子,10月,郭昕瑶报名加入了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在没来玉溪之前,我只知道国歌的曲作者是聂耳,加入宣讲团后,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聂耳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意义,聂耳‘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年轻人。”郭昕瑶说。

随着对“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不断了解和演讲技巧的逐渐提升,郭昕瑶在宣讲中加入自己对“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理解、情感,逐渐形成自己的宣讲风格,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2023年,她当选为宣讲团团长。今年暑期,她带领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金厂小分队到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开展实践活动。7月17日,在聂耳纪念日当天,郭昕瑶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课,讲述聂耳的人生经历和国歌创作历程。课程结束后,有孩子在日记本里写下“为党奋斗、为国而歌、为民呐喊”,还有孩子说“长大要像聂耳叔叔一样,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让郭昕瑶深受感动,她说:“实践活动让我更坚定了当初想要成为一名老师的选择,我希望毕业后能留在玉溪继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如果回到家乡,在教育岗位上,我也会继续讲好聂耳的故事,唱着聂耳的歌曲前进。”

实践团成员带领聂耳纪念馆小小讲解员学唱聂耳作品。

青春在行走中绚丽绽放,4年来,玉溪师范学院一批批宣讲团成员在行走中讲好聂耳的故事,唱着聂耳的歌曲前进。来自香格里拉的宣讲团成员和娇去年带队返回家乡开展推普活动,今年又带队到峨山县塔甸镇开展教育关爱活动,来自红河州的陈佳则带领志愿者参加了2024年“7·17同升国旗·同唱国歌”——“革命火种 代代相传”聂耳纪念馆“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他们在活动中设计形式丰富的红色推普、宣讲课程,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赓续与发扬红色文化,在行走中收获成长。“在培训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讲解,让他们了解红色文化,同时也锻炼了自己,获得了成长。短短一周时间,我们收获了一个更好的自己。”陈佳说。

见证孩子们的成长,连芳表示:“虽然孩子们每天都在讲‘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但当他们站在界碑边升国旗唱国歌,进行宣誓的时候,那种背后就是祖国的感受,让他们泪流满面,这样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和净化肯定是不一样的。孩子们在行走中去认识省情、认识国情,去了解我们的国家,这为他们未来的奋斗指引了方向。同时,他们在行走中传播红色文化,我们讲给大学生听,大学生再牵手小学生,希望这颗种子在小学生心里发芽长大。大学生在不断行走的过程中,成为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一部分,原先他们是听故事的人,后来他们变成了讲故事的人,希望他们将来也慢慢成长为故事里的人。”(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黎)

短评:为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贡献青春力量

□ 高永德

近年来,玉溪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殷殷嘱托,用心、用情、用力持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不断擦亮“聂耳故乡 合唱之都”文化品牌。

2023年,玉溪师范学院启动“国歌唱响国境线”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究其意义,首先,体现了“为党奋斗”的青春本色。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比如: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玉溪师范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挖掘本土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建设红色育人基地,进行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身体力行地践行了“为党奋斗”的青春本色。其次,在“为国而歌”中收获成长。在“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开展的系列活动中,无论是聂耳纪念馆“小小讲解员”“革命火种 代代相传”,还是大学生形式丰富的红色宣讲课程,都在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赓续与发扬红色文化,在行走中收获成长。最后,在“为民呐喊”中坚定理想信念。“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开展的系列活动凸显为民发声、红色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讲述、传播“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继续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通过“四只耳朵”社会实践团开展的系列活动,可看到玉溪师范学院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在赓续历史文脉中切实担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基于玉溪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条件,把文化自信所蕴含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持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条:【人民网】写给老师的歌:《谢师说》 下一条:【中国民族宗教网】云南省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培训在玉溪师范学院举行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